22-池化层
池化层
本节将介绍池化(pooling)层,它具有目的:类似于数据增强,降低卷积层对位置的敏感性;一定程度减少计算。
最大池化层和平均池化层
与卷积层类似,池化层运算符由一个固定形状的窗口组成,该窗口根据其步幅大小在输入的所有区域上滑动,为固定形状窗口遍历的每个位置计算一个输出。
然而,不同于卷积层中的输入与卷积核之间的互相关计算,池化层不包含参数。
相反,池运算符是确定性的,我们通常计算池化窗口中所有元素的最大值或平均值。这些操作分别称为最大池化层(maximum pooling)和平均池化层(average pooling)。
在这两种情况下,与互相关运算符一样,池化窗口从输入张量的左上角开始,从左往右、从上往下的在输入张量内滑动。在池化窗口到达的每个位置,它计算该窗口中输入子张量的最大值或平均值。计算最大值或平均值是取决于使用了最大池化层还是平均池化层。
上图中的输出张量的高度为$2$,宽度为$2$。这四个元素为每个池化窗口中的最大值:
池化窗口形状为$p \times q$的池化层称为$p \times q$池化层,池化操作称为$p \times q$池化。
回到本节开头提到的对象边缘检测示例,现在我们将使用卷积层的输出作为$2\times 2$最大池化的输入。
设置卷积层输入为X
,池化层输出为Y
。
无论X[i, j]
和X[i, j + 1]
的值是否不同,或X[i, j + 1]
和X[i, j + 2]
的值是否不同,池化层始终输出Y[i, j] = 1
。
也就是说,使用$2\times 2$最大池化层,即使在高度或宽度上移动一个元素,卷积层仍然可以识别到模式。
在下面的代码中的pool2d
函数,我们(实现池化层的前向传播)。然而,这里我们没有卷积核,输出为输入中每个区域的最大值或平均值。
import torch |
def pool2d(X, pool_size, mode='max'): |
我们可以构建上图中的输入张量X
,[验证二维最大池化层的输出]。
X = torch.tensor([[0.0, 1.0, 2.0], [3.0, 4.0, 5.0], [6.0, 7.0, 8.0]]) |
tensor([[4., 5.],
[7., 8.]])
此外,我们还可以(验证平均池化层)。
pool2d(X, (2, 2), 'avg') |
tensor([[2., 3.],
[5., 6.]])
填充和步幅
与卷积层一样,池化层也可以改变输出形状。和以前一样,我们可以通过填充和步幅以获得所需的输出形状。
下面,我们用深度学习框架中内置的二维最大池化层,来演示池化层中填充和步幅的使用。
我们首先构造了一个输入张量X
,它有四个维度,其中样本数和通道数都是1。
X = torch.arange(16, dtype=torch.float32).reshape( |
tensor([[[[ 0., 1., 2., 3.],
[ 4., 5., 6., 7.],
[ 8., 9., 10., 11.],
[12., 13., 14., 15.]]]])
默认情况下,(深度学习框架中的步幅与池化窗口的大小相同)。
因此,如果我们使用形状为(3, 3)
的池化窗口,那么默认情况下,我们得到的步幅形状为(3, 3)
。
pool2d = nn.MaxPool2d(3) |
tensor([[[[10.]]]])
[填充和步幅可以手动设定]。
pool2d = nn.MaxPool2d(3, padding=1, stride=2) |
tensor([[[[ 5., 7.],
[13., 15.]]]])
当然,我们可以(设定一个任意大小的矩形池化窗口,并分别设定填充和步幅的高度和宽度)。
pool2d = nn.MaxPool2d((2, 3), stride=(2, 3), padding=(0, 1)) |
tensor([[[[ 5., 7.],
[13., 15.]]]])
多个通道
在处理多通道输入数据时,[池化层在每个输入通道上单独运算],而不是像卷积层一样在通道上对输入进行汇总。
这意味着池化层的输出通道数与输入通道数相同。
下面,我们将在通道维度上连结张量X
和X + 1
,以构建具有2个通道的输入。
X = torch.cat((X, X + 1), 1) # 在第一个维度也就是通道维度拼接 |
tensor([[[[ 0., 1., 2., 3.],
[ 4., 5., 6., 7.],
[ 8., 9., 10., 11.],
[12., 13., 14., 15.]],
[[ 1., 2., 3., 4.],
[ 5., 6., 7., 8.],
[ 9., 10., 11., 12.],
[13., 14., 15., 16.]]]])
如下所示,池化后输出通道的数量仍然是2。
pool2d = nn.MaxPool2d(3, padding=1, stride=2) |
tensor([[[[ 5., 7.],
[13., 15.]],
[[ 6., 8.],
[14., 16.]]]])
小结
- 对于给定输入元素,最大池化层会输出该窗口内的最大值,平均池化层会输出该窗口内的平均值。
- 池化层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减轻卷积层对位置的过度敏感。
- 我们可以指定池化层的填充和步幅。
- 使用最大池化层以及大于1的步幅,可减少空间维度(如高度和宽度)。
- 池化层的输出通道数与输入通道数相同。
问题和练习
- 你能将平均池化层作为卷积层的特殊情况实现吗?
设卷积层大小是$m\times n$,卷积层里面每个元素参数是$\dfrac{1} {m\times n}$,这样就是一个平均池化层作为卷积层的实现
- 假设池化层的输入大小为$c\times h\times w$,则汇聚窗口的形状为$p_h\times p_w$,填充为$(p_h, p_w)$,步幅为$(s_h, s_w)$。这个池化层的计算成本是多少?
$ c\times \left \lfloor \dfrac {h-p_h+s_h}{s_h}\right \rfloor \times \left \lfloor \dfrac {w-p_w+s_w}{s_w}\right \rfloor $